經過7年的適應、學習、調整與淬鍊,退休第8年開始享受甜美的果實,當時規劃的退休藍圖,沒有變差,只有更好,當初看衰我的朋友,真的要說「對不起你們,讓你們失望了!」
現在,我不用上班,節省交通時間、置裝費、交際費…,每個月我只需工作50~60小時,即可領二份薪水,總合是退職前薪資的7成(哪需要靠即將被砍的勞保年金咧!?)。
第一份薪水「利息」,利用以前工作的閒暇,培養的理財知識與技能,成為我為自己加薪的專長,這項專長不用花費勞力、也不用花太多心思,就可以支付我食衣住行的花費。
第二份薪水「稿費」,利用退休後的興趣,培養出登山與寫作二項能力,高效率、高配合度、不可取代的特殊技能,讓我有穩定的接案量,這份額外的薪水,肯定我的能力,大於金錢的意義,可供我玩樂費用或儲蓄再投資。
剛退休時,滿懷熱情想幫助同事們,北中南東各地去分享,如何用正確理財觀念,與心態穩紮穩打的存到退休金,但多數人只想聽到「捷徑」與「明牌」,沒有製造立即成交的演講,是不值得付出的客戶服務,同事的一句話打醒了我,他說「妳像在家等通告的藝人」,蛤!? 我貢獻我的成功經驗想幫助他,他卻覺得在施捨我。
我想通了,「別人可以偷走妳的故事、偷走妳的簡報檔案,但偷不走妳的智慧與知識,且永遠也學不會妳的毅力與堅持。」於是,我頭也不回的走了,走出我自己的路。
如今,我仍要開心的說「誰說小秘書不能43歲退休!」
「腳踏進水池後,才能真正感受到水池的深淺」,如開場所說,經過7年的適應、學習、調整與淬鍊,能掌握的更多,退休不再是空泛字眼、漫天想像與瞎子摸象。所以,我的退休藍圖要重新修改了,是上修!是上修!是上修!
《2011年舊版》
50歲起,月領12,500元
55歲起,月領24,200元
60歲起,月領41,700元
《2018年新版》
50歲起,月領15,000~20,000元+稿費12,000~15,000元
55歲起,月領30,000~32,000元
60歲起,月領58,000~65,000元
小秘書沒有高學歷、沒有證照、沒有後台、沒有顯赫背景,為什麼這麼好命!?
只有耐心與毅力,你相信嗎?(當然還有智慧啦~)
#粉圓妹趴趴走
**********
*媒體曝光:
- 今周刊787期/封面故事(2012/01/18出刊)
- Smart Woman女人理財系列創刊號/人物故事(2012/10/30出刊)
- Smart Woman女人理財系列第二期/專訪(2013/03/27出刊)
- 富維克人物誌/特色山友專訪(2015/09/16上刊)
- 健行筆記/資深山友專訪(2017/10/25上刊)
- 中天新聞「中天調查報告」/節目採訪(2019/10/27播出)
- 今周刊「幸福熟齡」/專訪(2021/01/04上刊)
- TO'GO泛遊情報/大坑12步道攻略採訪(第277期2021/03/01出刊)
- 幸福電台「幸福有方」/專訪(2021/03/25播出)
- 遠見天下文化50+/人物專訪(2021/06/01上刊)
- 太報/人物專訪(2021/07/20上刊)
- 早安健康/報導(2021/09/09上刊)
- 鏡週刊/會員專區/財經理財/達人理財專訪(2021/09/22出刊)
- 壯世代|壯Style/壯新聞/人物專訪(2021/9/24上架)
- 三立財經新聞台/錢進新世界/訪談(2021/10/22首播)
- 健行筆記/戶外Podcast節目/Outdoor Xpore 帶你悠遊探索無限世界/人物專訪(預計2022/1/5首播)
- 中廣流行網/幸福好時光/人物專訪(2022/1/27首播)
- 三立iNEWS/錢進新世界/訪談(2022/7/14首播)
**********
留言
這篇文章寫於2018年,當時退休已進入第8年,對基金理財又有不同的領悟,跟累積期時的想法與做法會有所不同。
請教您關於保險配置的歷程。
您提到退休時有保險500多萬,是當時一邊存基金一邊繳保費嗎?還是等基金獲利到一定金額時才投入壽險裡面呢?
謝謝
關於您的問題,我在這篇文章已有詳細說明,請參考:
https://linfannie.blogspot.com/2012/11/1030woman.html
我在29歲穩穩拿到「低保費」、「高利率」兩個好條件,在正確的時間、做出最好的決定後,又利用了「低總繳保費(躉繳)」、「依原年齡利率轉換險種」、「增額權」三個機制取得優勢,把資金做最有利及最有效率的運用,並且「紀律」的執行計劃。
2007年金融海嘯,在經歷了一場雲霄飛車似的紙上富貴後,發現我需要一個保守、保證的理財工具,來存放基金獲利部份。這時,29歲的保單成為資金安全停泊的避風港,做為我「長線保護短線」投資策略的工具。
配合共同基金的低檔加碼策略,並隨著股市反彈陸續停利,2009年我即展開為期三年的「資金挪移計劃」,將三張保單分三年轉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