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(苗栗造橋‧口山古道‧造橋老庄‧造橋口山) |
遠在清雍正9年(西元1731年),頭份、造橋兩地的交通受到南港溪河床阻隔,民眾為解決交通問題,於是大家捐款造橋,並將此橋命名為「登雲橋」,又稱「長橋」,就是「造橋」地名的由來。
造橋鄉位於苗栗縣的西北部,全鄉面積47平方公里,人口一萬四千餘人,樸質的景色,顯出當地居民刻苦耐勞的性格。
造橋早期有燒製木炭工業及燒陶工業,後因時空的轉換逐漸沒落甚至消失。而境內之錦水村因背鈄地層,蘊含豐富油氣,曾經是本省油氣產量最豐富的氣田之一,二次大戰結束,國民政府將天然氣擴大開發,讓平凡的客家村莊錦水村,享譽盛名,當時竹苗地區等於是天然氣的代名詞。但歲月無情,天然資源終有枯竭用罄的一天,錦水村由昔日隱於群山中的小村莊,發展為一個繁榮小型工業城,而如今逐漸凋零沒落,隱沒於荒煙蔓草,慢慢被人們遺忘。
二週前才來造橋劍潭古道賞過桐花,造橋境內有好幾條古道一次走不完,這次坐火車來徒步,可以有更深刻的接觸。
口山古道在早期是造橋鄉造橋村與朝陽村、談文村等地重要連絡路徑,隨著鐵路、公路的開闢,逐漸人跡罕至,荒廢數十年,後由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花一年時間,利用假日披荊斬棘,將口山古道貫通。
走在口山古道路跡非常的清晰整齊,泥土結實好走,沿途綠樹林蔭,苦苓樹林、月桃、無患子、樟木伴隨步道兩旁,使得步道生生不息,走來非常的舒適宜人,野鳥、昆蟲種類也很多。
古道最重要地標木造兩層的瞭望台,視野良好,高速公路造橋收費站車流清晰可見,天氣好時加里山、台灣海峽,都能映入眼簾,輕風徐徐吹來,涼爽極了。
口山古道途中有二座三角點,一是山頂的「造橋口山」,海拔68公尺,設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山頂有一平台,展望佳可眺望竹南。另一三角點較不為人知的「造橋老庄」,海拔54公尺,栗府都字第28號三角補點,在南端登山口與第一瞭望台之間有一陡上的叉路,原本雜草叢生較不易被人發掘,本來耽心此行會找不到此三角點,到現在才發現熱心的廣興兩公婆,在今年4月初已經架設拉繩、建立登頂牌、為三角點補漆,讓「造橋老庄」三角點重見光明,而也我能順利登門造訪,非常感謝愛山的廣興兩公婆為山友的付出。
到鄉村步道健行真是一件享受的事,一路上都沒有人,讓我總是忘了當天是星期日,沒有都市的紛擾、吵雜,可以靜靜享受山林的氣息,亦快亦慢依照自己的心情調節,完全不受拘束。
【景點介紹】
《口山古道》
又稱「口山步道」,口山古道在早期交通不發達時,是造橋鄉造橋村與朝陽村、談文村等地重要連絡路徑,隨著台十三甲線、鐵路、苗十四線等道路開闢,人跡逐漸罕至,隱蔽於山林、荒林已數十年。
造橋鄉造橋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花一年時間,利用假日,自備工具披荊斬棘,將隱蔽已久的「口山古道」貫通,沿途林相豐富,野鳥、昆蟲種類也多,口山古道路線呈南北向,往東有造橋國中造橋火車站等三條支線,全長約五公里,稜線歷經多次山林火警,仍有一群密度頗高的苦苓樹林,每年三、四月間,藍色小花盛開,花景美麗動人。
苦苓樹林旁用茅草、竹林蓋成的涼亭邊,種滿月桃,還有幾株無患子,不遠處一對密生的樟木,由一株倒伏樟木上長出,地方為還取了一個「生生不息」的好名字。
再上北走,一座白色瞭望台是古道最重要地標,木造兩層的白漆瞭望台,東、西、北邊視野良好,行駛在中山高速公路造橋收費站車流清晰可見,天氣好的時候,視野更是遼闊,北邊的竹南、中港溪,西邊的台灣海峽,東邊的加里山,都能映入眼簾。(摘自:造橋鄉公所)。全長約5公里,落差約60公尺,途中有「造橋老庄」、「造橋口山」二座基石。
《造橋老庄》
位於苗栗縣造橋鄉造橋村口山古道旁,海拔54公尺,栗府都字第28號三角補點,基點在南端登山口與第一瞭望台之間有一陡上的叉路,熱心的廣興兩公婆,在2014年4月初已經架設拉繩、建立登頂牌、為三角點補漆,碁石不在最高處無展望。
《造橋口山》
海拔68公尺,設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曾經一度以為隨著山崖崩塌而湮滅,後來在崖邊雜草叢中發現,失而復得。山頂展望不錯,遠眺竹南。
【行程記錄】
07:50造橋火車站(拍照5分)→(0.4K) →08:05造橋國中登山口→08:17造橋老庄三角點(拍照5分)→08:27第1座瞭望台→08:35周生橋→08:42第二座瞭望台→-09:00造橋口山三角點→09:14綠池餐廳
總里程數:約5公里
行進時間:84分鐘(含拍照)
【地圖資訊】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