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居無定所實驗計劃】學習與蚊蟲動物相處,戶外生活好自在


【居無定所實驗計劃】學習與蚊蟲動物相處,戶外生活好自在


粉圓妹帶著一本好書去流浪,世界各地都是我的書房,沉浸在稻香、書香、花香之中,擁有天然美景不必花錢裝潢。運動、旅行、閱讀、思考、享受…,所有願望一次滿足,多好!還不必花錢呢!

每天在戶外趴趴走的粉圓妹,最常被問「不怕蛇、不怕蟲…?」,日前也有讀者問「戶外好多小黑蚊呀!要如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?」,看來很多人都有相同的問題,喜歡大自然,卻又害怕大自然裡的小生物帶來的不適或危險。

粉圓妹把在戶外與昆蟲動物交手的經驗,與相關知識寫在這篇文章內,包含小黑蚊、床蟲、毛毛蟲、蛇類、螞蝗、硬蜱、虎頭蜂、野狗、獼猴等戶外常見的昆蟲動物,另外再加碼不常見的台灣黑熊、水鹿,海外健行會遇到的床蟲,希望大家透過故事增進知識,知識是力量的後盾,懂得動物的習性,即可以做到事先預防,以及遇到的因應之道,就不會害怕了。


昆蟲們

那天在自行車道看書時,一對中年夫妻想坐在隔壁野餐桌,太太就一直唸「這麼多螞蟻我怎麼坐啦!」,先生也沒辦法解決,只好帶著太太離開。

後來太陽曬到我的位置,我移到那一桌,看看是有幾隻大螞蟻啦!我揮一揮、掃一掃桌椅,就繼續坐下看我的書,昆蟲們經常會爬上我的身體,揮掉就好,沒事的!



小黑蚊

我對小黑蚊免疫,經常小黑蚊停在手上整排,打了也有血,但我不會腫,癢也是一時不會太久,有時在山徑有很多蚊子,我在山上會有包、會癢,但回家就不癢、包也消了,但如果是在平地被叮,有時包會癢很久,我也不明白為何,可能我跟山上的蚊子感情比較好。

我曾經在花蓮吉安看到穿短褲的女生,被小黑蚊叮到雙腳有幾十個包,而且是大包,真的不誇張,看了我都替她癢了。

除了帶防小黑蚊噴劑、不要穿短褲、短袖外,我也沒有辦法提供更好的建議了,個人體質問題真的沒辦法,曾碰到一位旅人,她說一到台東就會被蚊蟲叮到會嚴重過敏,必須看醫生吃抗組織胺,但她還是愛去台東,藥記得帶就好。所以如果真心喜愛的、想要的,你就會想盡辦法去克服困難。


床蟲

在西班牙朝聖之路最耽心的是床蟲,這是一種小到看不到的蟲,常躲在衣料、床單縫線邊緣,在台灣不常聽到,歐洲和落後國家健行路線地區比較會有。

儘管庇護所都會消毒,但每天朝聖者來來去去,可能是自己從野外帶進來的也說不定,所以有些庇護所規定背包不能放床上、床邊,就是怕床蟲爬上床。所以在朝聖之路的庇護所經常看到塑膠皮的床墊,或是發放(或購買)一次性不織布床單,減少床蟲躲藏在布料裡的機會。

3086a1d73994d35fcb5572b3ab744351.jpg

床蟲像跳蚤一樣會叮咬整排的,晚上睡覺時會奇癢無比影響睡眠,讓從不想家的粉圓妹癢到想逃回台灣,大約1~2週才會消癢,台灣帶去的藥膏對牠效力不佳,最好買當地的藥膏。

有次被咬時沒經過藥局,我用優碘消毒患部緩解發炎,果然就不癢了,然後再用的透氣膠帶貼起來,減少抓它的機會,二天後即會消腫,但紅點會持續很多天但不癢,縮短不適時間。

牠也很難消滅,需要透過高溫,曬太陽、高溫烘衣,在庇護所看到有人把裝備全倒出來曝曬,就是中了床蟲。牠可以不吃不喝存活很久,所以建議回國後所有裝備要高溫清洗、或曝曬,或裝在大垃圾袋中密封數個月,以避免帶進台灣繁殖。

在西班牙朝聖之路有天起床眼睛腫得像青蛙,我以為是床蟲咬,藥局買的藥吃了無效,還繼續腫大到影響視線,因此獨自去大醫院掛急症,就算不會外文也是要硬著頭皮去了。結果醫師說是飛蚊類,就診過程也很有趣,請看以下文章:


毛毛蟲

台中大坑步道每到這個季節(5月底~6月初),有非常多毛毛蟲,欄杆、桌椅、樹幹上滿滿的都是又粗又多毛的毛毛蟲,甚至會從空中垂降。


經常看小女生在步道上鬼叫不稀奇,換成兩位高大男生場面就有點好笑,整個人慌張的轉動、跳動著,我接近時說「男生應該不會怕毛毛蟲吧?」,其中一位說「會癢呀~」,但明明沒掉在他身上,一直疑神疑鬼覺得癢,我立刻撿了一根樹枝說「讓姐姐幫你們開路吧!」,他們柔順的說好,跟在我後面,我揮舞著樹枝,避免毛毛蟲空降,讓我有英雌救帥哥的優越感,難怪男生都喜歡聽到女生嚇到鬼叫。

我也不是天生不怕蟲,小時候我超怕毛毛蟲的、蚯蚓等身體會伸縮的蟲,也像帥哥一樣會全身起雞皮疙瘩,自從爬山後就漸漸治癒了,現在看到毛毛蟲已可泰然自若,果然人有無限潛能!

遇到毛毛蟲爬上身,千萬不要用手去抓,牠的毛會引起過敏反應,用樹枝或樹葉把牠接(撥)下來,前二天有隻毛毛蟲爬到我的頸部,看不到不知是何物,就用手去撥下來才發現是毛毛蟲,結果就開始癢了,還好我旅行有準備藥膏(強力施美),連續擦了幾天才好。


蛇類

經常有人問我「不怕O?」,蛇應該可以登上榜首,我也經常與牠相遇,其實,只要瞭解動物、昆蟲的習性,遇到時就會減少慌亂了。

有次,陽明山大縱走已走到蠻累了,快出小油坑步道口時,有位山友發現腳邊有條蛇,立刻拔腿狂奔,完全忘記腳累,被我們笑翻了,她穿著雨鞋是在怕什麼啦!

我看到蛇的反應,就是要跟牠比動作快!看看是我先拿出相機,還是牠先跑掉。

有次在山徑上,男同伴突然大叫,一把抓住我(差點就要跳到我身上了^^),說:「有蛇~~~~」,我非常鎮定的說:「哦~小青別跑,等我拿相機,幫你拍張照厚~」,我沒被蛇嚇到,反而是被同伴的叫聲嚇到,若男人說「妳好嬌小,讓人想保護妳」,千萬不要隨便相信呀!看看遇險是誰會先跑再說。


能拍到蛇,真的不容易,因為牠也忙著跑,蛇類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,除非你去逗弄、驚嚇牠,只要看到蛇頭立起來張大嘴,擺出警戒、威嚇敵人的姿態時就不要靠近,表示牠隨時可能攻擊,除此之外都不會有事,禮讓牠先行,跟牠說拜拜即可囉!

這條又粗又長的蛇,乍看會以為是黑色水管,差點要給它跨過去,牠叫「過山刀」,本名「烏梢蛇」,體型高瘦,可達220公分(是蛇界的姚明!?),無毒,有雙大眼睛,反應快、速度敏捷,所以是很少被記錄到的一種蛇(跑太快拍不到~),背鱗成對排列,龍骨突起,背上有條黃縱紋,喜歡白天出來逛大街,纏功一流,常在樹上偷看路人。


要避免遇見蛇類,記得不要偏離步道,雜草叢生的野地無法一眼看清楚,隨時注意樹梢、樹幹,穿長筒鞋(靴)、帶登山杖,走到草長落葉多的地方,記得打草驚蛇,如此牠就會先行逃之夭夭啦!

如果真的不幸被咬,要記下蛇的樣子(拍照),以方便辨認是否有毒,到醫院才能注射正確的抗毒蛇血清,不要奔跑、患肢放低、儘速就醫,勿自行綑綁患肢、切開傷口、吸吮傷口、塗抹藥物等行為,操作不當會導致感染或壞死。


螞蝗

螞~蝗~~讓登山人聞之色變的螞蝗,我第一次遇到是在攀登西巒大山途中的人倫工作站,還好只是在雨褲上,把所有外在配備都沖洗後才帶回家。


同學以為他得以倖免,結果回家拎裝備時,有一隻跳到他手上,就這樣捐了血給螞蝗,檢查裝備才發現外套上還有四隻。

螞蝗喜歡出沒潮濕、人煙稀少的地區,照片中是還未進食前身材苗條的螞蝗,吸血後的螞蝗就會胖得像小姆指一樣粗,吸飽了自動會離開人體,雖然牠會吸血,但對人體無大害,就當作是捐血了。

記得登山要穿長袖長褲外,還要帶鹽巴,捏一小把鹽巴灑向牠,牠馬上就會灰飛煙滅,千萬不要用手硬扒,萬一口器留在皮膚裡,會有毒液產生而發炎,去除後傷口會繼續流血,通常牠吸去多少血,傷口就會流多少血,如果不流血,也要硬把血擠出來,傷口記得消毒擦藥哦~


硬蜱

以為螞蝗最恐怖嗎?真正恐怖的是硬蜱,牠會將口器埋入皮膚裡,無法直接拔出,硬拔會將口器殘留在皮膚內,必須用專屬工具拔除。


被牠咬了可能會得萊姆病,嚴重時有可能造成神經系統、心臟、關節的損害,所以下山後要記得「自摸」,檢查一下有沒有帶不速之客回家哦!如真的被硬蜱咬,24小時內拔除,就醫服用抗生素等相關藥物。

粉圓妹就在能高越嶺東段的檜林保線所被咬到背後,多虧我有上課吸收知識,用手摸沒親眼看到就知道是硬蜱,巧的是隊友竟然有帶硬蜱拔除器,於是在工寮立刻進行「手術」,在旁圍觀的隊友都高呼好可怕哦!我則是開心的帶著八腳怪回家給醫生看。如何拔除硬蜱及萊姆病相關知識,請參考:【硬蜱驚魂篇】夢幻之旅-能高越嶺西進東出


虎頭蜂

與中華大虎頭蜂狹路相逢,讓我連拍了10張相片,牠根本不鳥我~


中華大虎頭蜂,別名為中國大虎頭蜂、大虎頭蜂、臺灣大虎頭蜂、土蜂仔、大土蜂(台語)、金環胡蜂。后蜂體長40mm,雄蜂35mm,工蜂28-36mm,為世界體型最大的虎頭蜂,是第二兇猛的虎頭蜂。

秋季登山要小心虎頭蜂,有人說不要穿鮮艶衣服,避免虎頭蜂,但我總是穿紅衣,也經常遇到虎頭蜂的巡邏蜂,都沒有攻擊,鮮艶衣服這個說法有些爭議,根據《與虎頭蜂共舞》書中的說法是:「穿戴表面光滑、淺色的長袖衣褲及帽子,並穿著運動鞋。深色、表面粗糙的毛織品及皮革衣物,是蜂類比較喜好的攻擊目標,宜避免穿戴。」

另外,避免使用有香氣的化妝品、乳液、體香劑等,如有蜂類巡邏,千萬不要用手或物品揮舞,應走在步道上,不要闖入雜草區,不要邊走邊聊天、大聲喧嘩,注意四周、眼觀八方。

單車環島時,騎在台東鹿野的路上,突然有一隻昆蟲撞到我的臉,接近眼睛下方,剛好沒戴墨鏡,眼周圍立刻刺痛腫大,眼睛睜不開、一直流淚,我拿出開水沖洗不見好轉,雖然我看不到是何種昆蟲,撞擊時感覺牠很大、有硬殼,可能有帶刺,這麼快就有腫大反應,我估計是蜂類。

當天是周日診所沒開,趕快去派出所尋求協助,警察引導我去有藥師的藥局,吃了藥師的配藥後,當天就消腫了。詳細過程看這篇:【台東鹿野】鹿野之沒有高台


野狗

有次在登山口救了一位被狗追的女生。

我比她先經過果園,狗都很安靜的坐著休息,我續往前行,突然聽到後面狗吠聲群起,女孩也驚聲尖叫,我回頭看她花容失色、滿臉驚恐的小跑步,我對她大叫「不要跑、不要跑」,並朝她走過去向狗怒喝,狗群才停止了吠聲,我告訴她遇到狗追千萬不要跑,要面對牠大聲吼叫等應對方式,她帶著發抖的聲音說「可以陪我一下嗎?」,因為她的朋友腳痛還在後面慢走,我陪她看著同伴安全的通過後我才離開。

通常遇狗追,會發生的意外都不是狗咬,而是因為驚嚇而摔車或跌倒,日前看到一支影片,馴狗師教授被狗追的應對方法,剛好我都做對了哦,所以在此分享被狗追的應對方法:
1.保持鎮定:狗會嗅出你的害怕,你愈害怕牠就愈強勢。
2.保持距離:一般狗只會站在原地叫囂,只要跟牠保持一定距離,牠也不會輕易靠近你。
3.減速慢行:切莫不可加速跑(騎)走,會引起動物獸獵的本能,追得更快更兇。
4.聲先奪人:比牠更兇、更大聲的吼叫,讓牠知道你不是好惹的,只要氣勢贏牠,牠就會逐步退後。

除了瘋狗以外,這樣的方式對一般的狗是有效的,也可以避免自己太緊張而摔車或跌倒。


獼猴

柴山的獼猴是最兇狠的,長期有遊客餵食,牠們已知道人類的食物比較好吃,不愛自己覓食,而且行徑愈來愈大膽,牠們很聰明會觀察誰是生面孔、誰好欺負,躲在樹後等候時機對這類人下手,搶食物就算了,就怕整個包包搶去,錢包、手機都追不回來,務必遵守「不干擾、不接觸、不餵食、不讓獼猴看見食物」的原則,保護自己也尊重獼猴的生活空間。



一般獼猴不會主動攻擊人,經過時會自動閃開,如果獨自一人在山徑遇到成群的獼猴害怕的話,可以敲打欄杆發出聲響,獼猴就會跳到樹上、樹林裡走避,千萬不要對著獼猴做出挑釁的動作。


台灣黑熊

我是還沒遇過熊啦!與熊最接近的時刻,就是在日本上高地,日本只要曾經發現熊出沒,就會在該區掛告示牌,標示發現時間,讓旅人警惕。


上高地遊客很多,看到告示牌倒是不耽心,有次真的讓粉圓妹害怕的是獨自去高野山古道-黑川路線(世界遺產),入山口有熊出沒告示,想說附近有住戶不以為意,但走進古道後發現全程只有我一人,山徑在崖邊十分窄小,如果真的遇到熊或失足,還真是叫天天不應,我又不會日文、手機沒國際漫遊,要打電話報警都無法做到,意識到這點後,我就趕快從岔路脫離山徑,走到大馬路上,不再冒險前行了。


目前台灣黑熊最頻繁出沒的地方就是瓦拉米步道一帶山區,去的時候心裡會有小小的期待,但又怕受傷害。


熊也是怕人類的,且嗅覺靈敏,人類走過的路徑牠們都會避開,通常會被人類看到都是因為帶著小熊出來覓食,只要不要靠近小熊,母熊就不會主動攻擊人。

因為絕對跑不過熊,若真的有幸遇到熊,記得不要奔跑、不要出聲大叫,眼睛盯著熊、輕輕慢慢的退後,直到離開視線為止。事前可做的預防是攜帶熊鈴、哨子、食物包裝妥善,不要讓味道飄散出來、垃圾廚餘都要帶下山。


水鹿

在中央山脈高山縱走時就很有機會碰到水鹿,水鹿喜歡補充鹽份,所以牠會尋找人類的尿液。


有些山友會野放在山屋外圍,水鹿到晚上就會前來,半夜聽到撞門撞牆聲音,就表示水鹿來了,牠們並不會攻擊人類,但也不要主動靠近牠們,可以遠處靜靜觀察牠們,千萬不要為了吸引牠們前來,就餵食人類食物,以免野生動物養成習慣,以後就不會覓食了。《延伸閱讀:【高山廚房】野生動物的悲歌




所以,如果想到花東或山區退休,「體質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,來看看粉圓妹的提醒:👉【居無定所實驗計劃】好想到花東退休去!先調整好心態




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