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居無定所。2022順向環島》0106:瑞穗~關山(花75線卓富公路,看不盡的田野風光)

《居無定所。2022順向環島》0106:瑞穗~關山(花75線卓富公路,看不盡的田野風光)


粉圓妹「居無定所實驗計劃」總覽:
  • 環島Long Stay第一階段:109/3/1~5/15,單車環島(75天)
  • 環島Long Stay第二階段:109/5/14~9/24,台中青旅包月(127天)
  • 環島Long Stay第三階段A:109/9/25~10/11,台北過中秋
  • 環島Long Stay第三階段B:109/10/12~111/1/4,花蓮青旅包月(450天)
  • 環島Long Stay第四階段A:111/1/5~1/15,2022順向環島
「居無定所實驗計劃」邁入第四階段,1/5離開花蓮長住443天的青旅,往下一個目標挺進。

**********

旅行日期:2022.01.06
行政區域:花蓮瑞穗~玉里卓溪富里台東池上關山

看氣象預報天氣不怎麼好呀!先擬好了兩個版本,早上沒下雨就騎去,若有下雨就搭火車,我不是想偷懶,下雨時帶泥沙,剎車不好剎,安全還是比較重要的。

晚上開始下起雨來,早上7點醒來也還在下,就慢慢摸整理東西,準備要混時間等火車,結果10點多發現雨停了,決定騎車出發囉!

#台9線(瑞穗~玉里)

雖然地還有點濕,但很幸運的一路上都沒再下雨,本來瑞穗出發要騎193線到玉里,這一段是193線最美的一段路,我一直想騎,不過天氣不佳照片拍來不美,一方面如果臨時下大雨193線沒地方躲雨,還是台9線比較保險。

在玉里客城大橋附近,開始有許多油菜花田,沒下雨就停下來猛拍照,





#卓富公路 #花75線 #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山線之一段

卓富公路是花75線的一大部份,卓溪鄉主要的聯外道路,花75線(長良~學田),起點由玉長大橋附近,與台30線相接處,至學田村花蓮臺東縣界,共20.427公里,僅有3.3公里的路名為廣興路、南興路(學田村山腳)。


卓富公路與台9線平行,人車很少,可以很悠閒的騎行,道路旁都是稻田,春、秋季來會很美,因此正式被交通部編列為全國自行車道路線「卓富公路」(bike tour 46),亦被千里步道編列為「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山線」中的一路段。

(來源:營建署圖資

千里步道於2010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環島路網,包括山線與海線兩條主幹道、沿著河川、圳路、廢鐵道、農路、古道…,臨山近海,伸入平原,進入各鄉鎮、農漁村、社區與偏遠部落,形成綿密的步道路網,祈藉由雙腳行走與單騎的慢速行旅方式,親身體會不同的人文歷史與故事,在看見別人的同時,重新看見自己,也對我們所生活的土地有更真切的了解。(引用自千里步道官網

現在稻田都收割了,看不到綠油油的景色,但偶爾會遇到油菜花田,我停下來拍照,還有居民跑出來問我要不要幫忙拍,很熱心。










我有算好時間,既使這麼晚出門,還是可以在3點抵達,但在卓富公路上的騎乘時間有點失算,因為靠山邊,坡還蠻多的,我記得2016年騎過是平的呀!後來想起,那時只騎一小段,所以印象不準,路上又遇到許多油菜花,拍照也耽誤時間,出了卓富公路已經3點了,還好後來下坡居多,花了1小時就衝到了關山。


#關山便當

辦好入住我已經餓了,只想吃晚餐,不想再去逛關山自行車道,問了工作人員有無推薦餐食,工作人員說她們當地人都自煮,想了半天叫我到廟那邊看看,我問她關山便當如何,因為我上次環島來關山也是吃這間,特別想念關山的米飯,她說當地人不會覺得他的米飯特別好吃,當然關山在地人自己吃的米一定比較好,但是我到廟附近繞了一圈沒看到特別吸引我的店,最後還是吃關山便當,漲價了有點貴,真的是給觀光客吃的價位。



#關山會館

在瑞穗混合房跟一位男生同房,他很安靜,簾子很遮光,我睡得超好,一醒來就是早上7點。

今晚住關山會館,聽說混合背包房也只有我和另一位住客,人還沒到不知是男是女,結果來了一位年輕男生,也是單車環島,他也是打算花1個月的時間慢遊。

我跟他說我今天騎卓富公路來,他沒聽過,我說就是卓溪與富里鄉界的公路,他問「卓溪是哪裡?」,我說是花蓮13個鄉鎮最冷門的一個鄉鎮,因為沒有知名的景點,所以很少人記得它,不過我們登山人都知道,瓦拉米步道就是在卓溪鄉境內,因為都從玉里進去,熊熊會忘記。

▲瓦拉米步道上的山風一號吊橋。


我跟他說環島之餘,可以順便瞭解各地歷史及地理,這樣的環島才有意義,不只是騎過一圈而已哦!

原本工作人員說還有一間雙人房有旅客會入住,結果好像沒來,晚上我們兩人就包了整棟樓。


#卓溪鄉

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卓溪鄉吧!

卓溪鄉是花蓮縣第二大面積、全國第五大面積的鄉鎮呢!它也是花蓮縣人口密度最低、全國第三低的鄉鎮。

在日治時期之前,卓溪是山地鄉全區域是布農族之生活場域,在日治時期被劃為「蕃地」區域,由玉里支廳轄管,光復初期,清水以北併入玉里鎮;以南之古風村全境併入富里鄉。1946年5月,命名為太平鄉,因與他鄰同名,於1947年1月以鄉行政中心所在地卓溪村為名「卓溪鄉」。

卓溪名字由來,是因卓溪村境內有一條「卓溪」,舊名「乾溪」(Takkei),因終年為乾涸狀態,只有大雨後才有水,發源於標高2,157公尺的玉里山東南側,是秀姑巒溪的支流,流域分佈於玉里鎮西南部及卓溪鄉東部,於玉興橋後注入秀姑巒溪。

卓溪鄉地處中央山脈,境內95%以上均為山地,共有崙山村、立山村、太平村、卓溪村、卓清村、古風村等六村,因日治時期的理蕃政策,將部落族人遷至平地集中管理,現居民多集中在鄉道周邊。


#八通關越道路

卓溪鄉最重要的文化資產即為八通關越道路東段,從瓦拉米步道至大水窟山,為史跡保存區。

八通關越道路,曾為清治時期、日治時期的道路,在不同文獻中有不同的名稱。在《玉里鎮誌》、《臺灣的古道》皆稱「八通關越嶺道」,《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》稱「八通關越嶺道路」,《台灣的古道》稱「八通關越嶺古道」。

清治時期所修建第一批三條開山道路的「中路」,後來稱為「八通關古道」,為區別路線不同的這兩者,文獻有稱清治的為「八通關古道」、日治的為「八通關越嶺道」,也有八通關「清古道」、「日古道」等區別稱法。

▲八通關古道東段登山口,也是瓦拉米古道入口。

八通關越道路位於臺灣中部地帶,東西橫跨花蓮、南投二縣,東自玉里,西起東埔(原起於久美),東段與西段皆於大水窟(州廳界)接通為終點,亦為全線最高點,路線呈西北至東南之走向,貫穿整個玉山國家公園,總長約125公里。

目前《玉山國家公園》提供為登山健行路線,在官方網站則稱為「八通關日治越道線」,可攀向中央山脈,或於八通關轉道玉山山道通往玉山主峰。

卓溪鄉境內僅有一條省道台30線,即是玉里通往南安,即為瓦拉米步道登山口,因此拜瓦拉米步道之賜,才有幸來到卓溪鄉,不過登山時間都花在步道上,反而沒能對鄉鎮有多瞭解的機會。

除了台30線省道外,僅賴花63、65、66、67、68、70、73、75線等八線單線道路,對外銜接台9省道及東線鐵路,除崙山、立山村有互聯絡道路外,其它各村間並無道路相通,屬於封閉型村落。

沿著卓富公路會經過好多部落,卓溪鄉共有17個部落,崙山(Daqpusan)、古村(Swasal)、三笠山(Baurah Branaw)、山里 (Tawsay)、太平(Tavila)、中平(Nakahila)、中興(Valau)、卓溪(Panitaz)、中正(Sinkang)、卓樂(Taluk)、南安(Lamuan)、清水(Saiku)、白端(Suluvata)、古楓(Hunungaz)、崙天(Izukanlunting)、秀巒(Siulang)、石平(Sikihiki)等。


#白端部落

白端部落(Suluvata)位於卓溪鄉古風村,部落族群以布農族為主,Sulapatan有兩種意思:一是因此地後方有很大的「石壁」(batu),而得名;另一是該地長有很多「番石榴」(lapat)。

當地因生態環境適合貓頭鷹棲息,夜裡在部落中常能聽到「霧~霧~」的叫聲,在布農族文化中貓頭鷹是報佳音的使者,流傳著許多與貓頭鷹有關的故事。

白端部落擁有傳統織布技藝與織衣服的技術,保存良好並致力於推廣技藝傳承。






#古楓部落 #伊入柑布農部落遊憩區

古楓部落(Hunungaz)與白端部落相鄰,因早期此處長滿許多的茵蔯蒿(薰蚊草的一種),此地布農族人稱之為Hunungaz,漢人聽聞後簡稱為「古諾風」,後來取相近音稱為「古楓」,即是地名的由來。

部落中還保留許多布農族的文化軌跡,以傳統工法用石板堆砌的石板屋,目前仍有族人居住其中。昔日族人遷居於此地時,石板是從祖居地一塊塊搬移下來,並重新堆疊為原樣,保存布農族傳統家屋樣貌,見證歷史。

伊入柑布農部落遊憩區,是推廣部落辦理各項文化及公共遊憩聚會所,亦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,假日經常在此舉辦活動。






**********

旅行日期:2022.01.06
行政區域:花蓮瑞穗~玉里卓溪富里台東池上關山

《一日行程》
1100瑞穗~台9線
1220~1300玉里午餐~
1300卓富公路~富里~台9線
1520池上
1600關山會館

《一日花費》
早餐:安怡奶粉+全聯起酥蛋糕17元
午餐:乾麵+滷蛋31元
飲料:0元
晚餐:關山便當雞腿飯100元+橘子(遊客送的)
住宿:450元
合計:食148+住450=598元

《參考數據》
騎乘距離:74.5公里
累計爬升:698公尺
騎乘時間:08:00~15:00 (7H)




**********


《地圖資訊》




**********



#台灣🇹🇼 #旅行🌈 #旅遊景點🌲 #環島👣 #步道🐾 #自行車道 🚴
#花蓮 #台東


#
環島Long_stay+ing
#
居無定所實驗計劃
#
一個人的流浪之旅
#
粉圓妹趴趴走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