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退休理財】理財路上,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
#學習理財,始於閱讀
#學習理財,始於閱讀
有來跟我要書單的朋友,都已收到我的回覆了。
我不會讓你們看很複雜難懂的書,因為我知道不會理財的人,通常都害怕數字,及很多專有名詞,所以挑選的作者,口語表達比較平易近人,容易學習。
剛開始學習時,一定會有難度,就如之前我說「做中學」,看完書後,可以用小金額嘗試扣款,為什麼呢?因為親身參與才會有感受,很多時候書本理論與實際狀況會有很大差異,差異在哪?就是心態不同了,你不再是旁觀者,而是參與者,上下起伏都會有心跳的感覺,有心跳感覺是好的,表示你還活著(^_^)。
下圖,是我7年前幫同事上課所準備的講義,如果當時在講座中有聽我的話,每月多擠出10,000元存下來,7年後沒有100萬,也有80~90萬,很可惜的是,沒有人回頭來感謝我,表示大家還是沒有學到「紀律」。
#行為始於觀念
我喜歡講「觀念」,因為富或窮,很重要的根本就是在觀念,但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新思維,改變自己的舊觀念,例如,說到理財,多數年輕人會頂一句「青吃都不夠,哪有剩來曬乾!」,但錢就是用擠出來的呀,不是「開源」,就是「節源」,沒有第三種方法,天天罵政府、怪老天、怨老爸,會改變你的命運嗎?還不如多充實自己的能力,或多兼幾份差,節約開支10年累積一點本錢,後面日子就會好過了,你願意嗎?
但是,就是會有人喜歡問明牌、抄捷徑,如果告訴你,這波你賺到,下次還是會賠掉,因為沒練到功夫,終究是會被修理、吐回去的。
#給魚吃,不如給根釣竿學釣魚
記得多年前,剛引進投資型保單時,當時同事都很陌生,尤其從事壽險業的人,在理財上都是保守型的,壽險保單加上了基金,完全不知道如何建議客戶挑選哪支基金。
那時我已經定期定額基金數年,而且我從來不靠理專,都自己學習挑選,所以我準備課程教案,幫同事上了一堂課,教大家共同基金的基本知識,及如何從上千支基金中挑選出績優生,結果上完課後,一位年齡資深的同事說:「說這麼多幹什麼呢?就直接告訴我要買哪一檔基金呀!」,我當場真想像電視上的投顧老師一樣甩筆,我花幾天準備教材,1~2小時解說,無償教導釣魚技術,不認真學習,心裡只想討魚吃,真是氣死我了。
不用我修理他們,在金融海嘯時,他們都被狠狠的修理了,當時金融保險業的從業人員,真的都很慘,不敢接客戶電話、不敢見客戶,甚至還要耽心公司被裁撤沒頭路了。
所以,不要來問我明牌,或某檔基金(股票)好不好,你看鴻海、台積電都是好公司,但一樣有人賺很多、有人賠很慘,重點不在它好不好,而是會不會擬訂投資策略、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、有沒有紀律的執行。
#理財四元素:知識、策略、情緒、紀律
在景氣好時,大家都會犯一個毛病,以為漲到天花板之後,會繼續漲到天堂,所以有獲利100%的基金,還不懂得要停利入袋為安。
當時我的投資組合就是如此,金融海嘯來時跌勢之快,以為跌到地板就會停,沒想到地板以下還有18層地獄,破除所有人的經驗與想法,我立即擬訂了加碼計劃,但口袋再深的人都無法不斷的單筆加碼。
於是我想出一個策略,用每月增加扣款的方式來加碼,適合領薪的上班族,如此子彈才不會一下就用窰,以時間換取空間,我預期3年景氣循環過後,又會是一條好漢,結果我這個每月增加扣款的策略,只花1.5年就翻正,當別人還在苦哈哈時,我已經笑哈哈了,再來就是嚴格執行停利,不要再有貪念,停利後放到保證給付的投資工具裡,才不會一直在深淵裡輪迴,並能有「長線保護短線」的作用。
金融海嘯多年後,我在演講時問大家「知道不能停扣嗎?知道要低檔加碼嗎?」,大家都說知道,但做到的比例就少之又少,理由不外乎:沒錢加碼、不敢加碼、沒有加碼策略,銀彈提早用光了…等,所以理財不僅考驗知識、能力、紀律,還有情緒呀,所以「成功者為寡、失敗者為眾」,完全符合20/80法則的道理。
基金操作方法,不外乎是定期定額、買低賣高、停利停損…,如果大家都懂、都會,那為什麼有人成功、有人失敗呢?除了知識、心態,再來就是紀律了!
像這位朋友,我跟她有20年的同事情誼,所以特別幫她單獨講授了一場理財課,講解時她都說懂,要我對著她剛出社會的兒子講授,但是,一年後基金跌了,就傳來她的基金現值及下圖的訊息。
可見,嘴巴說都懂,知道要低檔加碼、不能停扣,但還是會被壞訊息所動搖信心,我心想「我的資金部位比妳大十倍,我都不耽心緊張了!」,如果知識會被壞訊息所撼動,那就不是真懂,應該收起自己的驕傲心,好好的虛心學習及領受。
理財是一場長期戰,不是說今天把錢放進理財工具裡,明天就會發大財了,那叫做「投機」,而不是「投資」,也不叫做「理財」。
#理財是文火慢燉的哲學
理財是一個「文火慢燉」的哲學,我們希望財富是「長期擁有」,而不是「曾經擁有」,如果在還不懂得正確理財方法及具備理財能力之前,得到一大筆財富,也很難守到最後,所以,存退休金也是這個道理,慢慢的累積,不要寄望有奇蹟。
很多讀者就是貪快,連文章都不願多讀幾篇,就急著來提問,提問時連基本書信禮儀都沒有(主旨、稱謂、內文、結尾敬語、署名),一般看到這種沒頭沒尾沒禮貌的問話,我基本上是不想回應的,那天真的是佛心來著,回答的內容比問題還長(這只是第一頁,還有第二頁沒貼上呢!),結果對方連句謝謝也沒有回覆,超級沒禮貌的讀者,好像我的時間不是時間、我的知識不是知識,一點也不被尊重。
坊間許多理財達人的成功案例,不論他們的理財工具是被動型基金、股票、共同基金…,只要方法及心態正確,都有成功的機會。
但讀者往往會忽略一件事,當書籍大賣或是話題熱絡時,其實股市已都在高檔,如果投資人真的知道「低買高賣」是成功的不二法則,又怎麼會一頭栽下去呢?因為多數人就羊群的一份子,慣性會跟著領頭羊走,這就是所謂的「羊群效應」。
投資人看到達人存股幾百張、存基金幾百萬時,只想到他們領利息領得很爽,卻沒有想過他們是歷經多少的失敗、多少年的堅持、多少次的景氣循環,他們安然度過這些低潮,你可以嗎?這就是我說的心態及情緒,如果真的瞭解,並做到紀律,也就可以跟達人一樣的成功。
#投資自己成為名牌
「做中學」第一步就是學習知識,每個成功案例的成功方法都不同,也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,口袋深淺的不同,也影響著理財方式,大量閱讀可以幫助自己廣納知識,但記得一定要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個性、習慣,再逐漸培養FQ財商能力、紀律,以及面對波動的情緒控制能力,才能安穩的保有財富。
謹記世上沒有「明牌」,最好的「名牌」就是自己,培養自己的實力,就是最好的投資!
(本文寫於2018/10/12,修訂於2021/7/26)
**********
【延伸閱讀】
#沒有奇蹟只有累積
#省10年好命50年你願意嗎
#退休理財
#粉圓妹趴趴走
留言
注意到您從金融海嘯後,月扣款額大幅上升,請問是解定存去投資基金嗎?
2008年金融海嘯時,來得非常快,股市跌得讓人措手不及,我也有支基金從報酬率100%以上,跌剩報酬率60%多,那時我意識到,股市並不會無限上漲,一定要做到停利,把獲利好好的鎖住,也才能成為日後加碼的子彈。
參考文章:https://linfannie.blogspot.com/2021/03/blog-post_27.html
關於這點,在鏡週刊的訪問裡有提到,我是用「基金養基金」的方式,其中所謂的定存就是基金停利後的資金,我會把它先放在短期定存或貨幣基金、公債基金,只是資金短暫停留的地方,再加上薪資,2008年我的儲蓄率高達60%。
參考文章:https://linfannie.blogspot.com/2021/09/blog-post_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