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1121‧【登山安全】登山意外的省思(2)


風險無所不在,既然無法控制它是否發生,就要在事先做好預防措施,降低其發生率,這就是「風險管理」的本意,一個意外不論大小,裡面一定潛藏著許多問題,除了自己不夠小心外,什麼是可以在事前降低其意外發生率呢?

1. 行程安排要合理:人的體能極限有一定的範圍,一天安排27公里的路程,總爬升近1,700海拔,需耗時17~19小時,再好體力的人都會累,更何況隊員均非具備縱走能力的人,無疑是增加風險。安排合理的行進時間,才能對突如其來的事故有應變的能力,應該把時間彈性空出來,不能自認為走過上百遍,而太過自信的壓縮行程,以為絕對會萬無一失。
2. 設定折返點:需按行程計劃時間行進,無法如預定時間到達,需嚴格規定折返,並行前讓隊友清楚瞭解,就像設立停損點一樣,去程都會自以為體力旺盛,待回程時才知道體力耗損過多,只會愈走愈慢導致摸黑行進,天色愈黑,心理壓力愈是沉重,導致內心浮躁,又是增加風險。
3. 隊友應共患難、相扶持:事先應建立共識,登山團體為生命共同體,隊員體力、能力不一,應儘量走在一起共進退,速度慢走在前,速度快的押後,不應該各走各的。
4. 事先設定狀況處理及撤退路線:在行前計劃書內應具體説明如遇受傷等意外事故時,依受傷輕重大小的處置原則,才不會臨時驚慌失措不知應變。再簡單的路線也應明訂撤退路線,何種情況繼續完成,何種情況要全部撤退或部份人員撤退,以及從哪裡撤退。
5. 切莫山上臨時更動行程安排:通常事先的計劃是經過審慎思考的,除非遇到特別狀況外,切莫到了山上因天氣好或自我感覺良好而臨時更動行程計劃,通常感覺是理性的,太樂觀的想法,會導致有失專業水準的判斷。
6. 加強緊急救護能力及應變能力。
7. 自備急救用品、求生用品:每位隊友均需準備急救包,受傷時不一定會有隊友在身旁,即便是輕裝登頂,也要帶足求生用品,以避免迷途及意外的發生。
8. 好的服務是照顧隊友的安全,領略並享受登山的過程,並非只是帶其攻頂,趕鴨子或是拖行程都會造成風險的增加。

山難意外的發生有很高比例是因為行程安排過當,導致趕路、摸黑,若遇天候不佳,則易造成高山反應、迷途,或過於疲勞步伐不穩而導致失足…等等,其實很多意外都是有因果關聯,最好的避免方法即是安排寬鬆的登山計劃,多點彈性留給自己,來應付那些外來的突發事件,寧可多留一點時間在山屋睡大頭覺,也不要超時行進耗盡體力,每一次、每一天的體力狀況均會不同,沒有人能保證這次上山的體能可以永遠處於100分的狀態,切莫自滿的認為體能一棒、或運氣極好,意外永遠不會降臨…
「新手敗在無知、老手敗在自信」,我不能要求別人,只能更要求自己,慎審面對每一次的行程,嚴格檢討每一次的缺失,這才是應有的登山態度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