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30719-21‧天賜藍寶石「嘉明湖」+百岳向陽山、三叉山(Day 3)

(藍天版的向陽名樹)


無意間聽到一位山友說,他覺得嘉明湖比玉山主峰還難爬,其實,就像我在「武陵四秀後記篇」寫的一樣【註1】,行前訓練及行程安排會決定此行的難易度。有些商業團因應周休二日,連車程才二天二夜,睡不好、又趕路,怎麼會有好體力爬呢?跟我們同山屋的某一隊伍,半夜12點就起床,凌晨1:30出發,就為了趕去嘉明湖看日出,然後當天又要趕著下山,不但自己沒睡好,也吵得同山屋的其他隊伍無法好眠,不像我們多一天,多了幾分優雅及閒情逸致。

本來可以睡飽飽再出發的,但因為昨天得知今天傍晚會發佈麥德姆的海上颱風警報,所以決定早起早離開,因為回家的車程還很遠,如果碰到大風大雨行車會增加風險,於是早晨近6點就起程下撤。

又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,在下山的路途中還是有碰到不少隊伍上來,不過他們必須縮短行程變成一日遊了,因為海警發佈後,向陽派出所就會電話或簡訊通知來趕人,這時又慶幸我們的好運氣,如果颱風早來一天,我們就無法看到湛藍的嘉明湖,並且這麼悠閒的在這裡慢慢晃下山了。

天空真是爆藍,由於第一天上山時已經起雲霧了,趁著下山沿路一直補拍照,有陽光的景色就是美,有藍天更是無敵美,上山時向陽名樹只拍到雲霧版,沒拍到藍天版,回程正好可以去補拍一下,為了不想被比我們早下山的大隊人馬塞住,一路快馬加鞭搶在他們前面趕到向陽名樹,用非常快的速度將獨照、團照全都解決,如願得到藍天版的向陽名樹照,哈~真是開心,唯一缺憾的是,錯過了向陽大崩壁沒拍到。

下山回到向陽管制站,門口已貼出告示「發佈海上颱風警報,遊客請勿入園」,不免又露出得意的笑容。很想找向陽所長合影,但遠遠就聽到所長正在忙碌的講電話,應該是在為颱風預做準備,只好揮別了向陽派出所,驅車下山,到關山吃中餐,下山果然是熱到爆,極度不適應,所以又吃了超級大碗的芒果冰,一碗居然只要60元,一人吃不完,還二人分食,吃飽喝足上路,漫長的車程還等著我們呢~

此行嘉明湖,個人認為是輕鬆寫意,天氣好、風景棒、體能狀況佳、行程安排得宜、伙伴們相處愉快,所有好的因素加起來,就是一個很棒的行程。不過,最後還是要再提醒一次,嘉明湖不適合無高山經驗者當成初次攀登的山岳,必須要有行前體能及負重訓練,行山過程中才能更有餘裕去欣賞風景。

唯一看到比較不妥的是有山友兩手空空,只背一台相機去攻頂,把嘉明湖當成澄清湖來觀光遊覽,這樣的行為實在不可取。登山除了對自己負責外,也必須為隊友負責,如果一開始就抱著「別人一定會罩我」的心態登山,無疑是為行程增添了極大的風險,安全是全隊共同的責任,若隊伍上有這樣的新手參加,同伴應該適時提醒。

高山氣候變化非常大,往往上午出發時艷陽高照,中午就雲霧籠罩、氣溫驟降,攻頂行程最少需6小時以上,在這樣的環境中行山,一定要有萬全的準備,否則很容易發生迷途、失溫等狀況。所以,每個人的登頂小背包裡必須要有雨具、禦寒衣物、頭燈、水、行動糧、急救用品、求生用品…等【註2】,這些東西都不重,但發生意外時,卻是救命的東西。

所謂意外,就是意料之外,在高山上無法預料的事情太多,且發生太快,切莫掉以輕心,在出發前就應該把已知的危險因子先做預防及排除,如此,才會有一個快樂及平安的山行之旅。


(第三日清晨)

(要離開嘉明湖避難山屋了~  /  感謝振勛拍攝與提供)

(8.1K的巨石,整個天空爆藍~)

(走在台灣脊樑的勇者)

(向陽山屋岔路)

(回望)

(白木林)

(前行)

(終於拍到藍天版的向陽名樹了~  /  感謝盧哥拍攝與提供)

(向陽名樹團拍)

(走)

(好好池)

(向陽山屋)

(向陽山屋團拍  /  感謝振勛拍攝與提供)

(下山之路  /  感謝振勛拍攝與提供)

(關山大崩壁觀景台)

(欣賞南橫三星,何時路才能通呢!?)

(關山大崩壁觀景台,南橫三星為背景)

(率先回到登山口的三位娘子軍)

(看到門口已貼出告示「發佈海上颱風警報,遊客請勿入園」,不免又露出得意的笑容。)

(揮別了向陽派出所)

(關山超級大碗的芒果冰,一碗只要60元)

(到台東市順遊豐源國小)



【行程記錄】

D3 (7/21)04:10起床→05:50嘉明湖避難山屋出發→11:04向陽登山口→關山吃午餐→台東豐源國小→20:00台中

總公里數:8.4公里
行進時間:3.4小時(含休息4.4小時) (上河步程4小時)


()



【備註說明】




【註4】:前往嘉明湖,必須要有登海拔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經驗,一般安排3天行程較適當,需自揹810公斤以上,從海拔2300~3602公尺之間上上下下,全程約27公里,海拔落差大、氣溫變化大,容易有高山反應,行前需要加強體能,需30天前申請山屋,並7天前辦理入山申請,山屋無設備、無服務、睡通舖,一切需自理,山上沒有洗澡設備、沒有棉被、沒有電,有時會缺水則需自行揹水上山。









留言